大家都說擒縱機構是機械表的核心,但只有歐米茄真正投資擒縱裝置的創新已經超過200年,幾乎所有的手表都變成了現代設計的同軸擒縱機構。同軸擒縱機構的優缺點是什么?為什么歐米茄是唯一一個直走的人?
從結構上講,傳統擒縱輪是一個齒輪,而同軸擒縱輪由兩三層齒輪組成,它們共用一條軸線,因此被稱為同軸擒縱輪。在同軸擒縱的操作中,齒尖之間只有點對點的接觸,而傳統擒縱裝置具有面對面的摩擦和接觸。僅僅摩擦是非常不同的。更簡單地說,同軸擒縱機構的優點是可以減少能量消耗和零件磨損,從而延長動能和維護周期,達到更穩定的效果。
至于同軸擒縱機構的缺點,我們將在最后討論。首先讓我們看看歐米茄同軸擒縱機構的發展:
換句話說,擒縱系統是機械運動的核心結構。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設計。英國鐘表匠托馬斯·穆奇在1750年發明的杠桿擒縱裝置經過幾次改進后成為19世紀的主流。這就是為什么瑞士杠桿擒縱機構,至今仍被大多數機械運動所使用,來自于此。然而,杠桿擒縱機構并非沒有缺點,但它也是穩定可靠的。200多年來,很少有人投資研發新型擒縱裝置。
直到20世紀70年代風暴席卷應時,英國鐘表匠喬治·丹尼爾(George Daniel)才意識到機械表還有機會。他提到了手表歷史上許多大師的偉大發明,并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。1974年,他完成了同軸擒縱機構的設計,并于1980年申請了同軸擒縱機構的專利。然而,為了使這項新發明有足夠的影響力,直到20世紀90年代他才遇到了伯樂。斯沃琪集團總裁尼古拉斯·哈耶克決定歐米茄將促進同軸擒縱機構的發展。
歐米茄經過六年的艱苦研發和測試,第一款采用丹尼爾同軸擒縱裝置的歐米茄腕表終于在1999年誕生。內置機芯由集團生產的基于ETA2892的同軸擒縱裝置取代,采用無卡緊度的自由伸縮游絲,機芯號2500。同軸擒縱機構從有限的手表開始,逐漸擴展到批量生產的型號。數據來自消費者的實際使用。在振動頻率和擒縱輪形狀等各方面不斷進行微調和改進。機芯編號經歷了2500到2500年。經過近十年的改進,歐米茄同軸擒縱機構已經非常成熟。
在同軸擒縱機構的第一個十年中,除了上述2500個機芯,歐米茄還將同軸擒縱機構移植到其他現有機芯,并開發了時間、計時、小秒針、手動鏈條甚至中央陀飛輪等同軸擒縱機構型號,這證明了同軸擒縱機構在實踐中對各種機芯的適用性。2007年,歐米茄還發布了完全自制的新一代同軸擒縱機芯,編號為8500,再次震驚了手表世界。后來,9300系列定時功能和8508系列超強防磁功能等同軸擒縱機構問世。今年的海馬系列150米主天文臺手表,裝有8900同軸擒縱機芯,也有8508一樣強的防磁性能!
目前,歐米茄的機械表都使用同軸擒縱機構,除了1861系列手動電機芯與瑞士杠桿擒縱機構匹配,這表明同軸擒縱機構是一個可靠的設計,足以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