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子的時間是一般過去時的時候,與之對應的謂語也要采用過去式。那么動詞怎么變成過去式呢?今天就說一說動詞過去式的變化規則。
普遍規律
1.對于大部分動詞,原型動詞 + ed即可構成過去式。
2.發音規律
詞尾是清輔音的話,發[t]的音,詞尾是濁輔音或元音的話,發[d]的音
3.詞尾是t/d時,發[id]的音。
詞尾是“e”
1.對于原型動詞詞尾有“e”的。直接原型動詞 + ed構成過去式。
2.發音規律
原型動詞詞尾是清輔音的話,“d”發[t]的音,詞尾是濁輔音或元音的話,發[d]的音。
(一般來說,以“e”結尾的動詞,“e”一般是不發音的)
詞尾為“輔音+單個元音+輔音”
1.以一個輔音字母結尾的重讀閉音節,構成過去式時要重復詞尾輔音字母,然后+ ed輔音字母結尾的重讀閉音節究竟是什么呢?
具體一點就是:輔音+單個元音+輔音 且該元音字母不發原來的音。
2.發音規律
重復寫的輔音字母不發音。
原型動詞詞尾是清輔音的話,“ed”發[t]的音,詞尾是濁輔音或元音的話,發[d]的音。
詞尾為“輔音+y”
原型詞尾為“輔音+y”的動詞,改“y”為“i”,+ ed
由“y”改過來的“i”,發回原來“y”的音。
“ed”發[d]的音,因為“y”在詞尾不發輔音
不規則變化
有些動詞過去式的變化規律不明顯,只能通過背誦記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