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渡荊門送別》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五律。
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。李白由水路乘船遠行,經巴渝,出三峽,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,目的是到湖北、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。“渡遠荊門外,來從楚國游”,指的就是這一壯游。
頷聯這兩句不僅由于寫進“平野”、“大荒”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,而氣勢開闊;而且還由于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。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。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。
“月下飛天鏡,云生結海樓。”頸聯兩句反襯江水平靜,展現江岸遼闊,天空高遠,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。
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,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,不禁起了思鄉之情:“仍憐故鄉水,萬里送行舟。”
全詩意境高遠,風格雄健,形象奇偉,想象瑰麗,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,景象雄渾壯闊,表現了作者少年遠游、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