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的來源
清明節目前是我國的一個很重要的節日,在這一天,都會有掃墓以及踏青的活動,那么清明節的由來是什么呢,清明節在古代又是有著怎么樣的故事呢。
其實清明節在古代并不被稱為清明節,而是叫做寒食節,這一節日的起源,其實是與戰國時期的晉國公重耳和介子推有關。那時候因為宮中發生的變故,當時晉國的太子被殺害,身為二皇子的重耳為了活命只能是逃出宮流浪,當時重耳饑寒交迫,沒有食物,介子推便是忍痛割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給重耳吃。
后來重耳回到宮中繼承了王位,但是介子推卻是隱居在了山中,當時重耳是想要讓介子推重新來輔佐自己的,但是介子推卻沒有出來,后來有人提議說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,重耳允許了,但是沒想到,介子推寧可被燒死也沒有出來,重耳很后悔,便是定每年的那一天為寒食節,只能吃涼的食物,因為那一天只比清明早一天,后來便是合到了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