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攤系數=公攤面積÷套內建筑面積。樓層高低不同,帶來的公攤系數也是不同的:①7層以下的樓層,公攤系數是7~12%;②7~11樓層,公攤系數是10~16%;③12~33樓層,公攤系數是14~24%。
公攤系數是否越小越好呢:1、如果說樓房的總建筑面積是屬于一個定值的話,開發商若是想要將套內建筑面積擴大,那么就只能將共同面積減少了。而公攤面積是包括樓梯、大廳、電梯等面積,這些空間若是減小了,則小區居民的居住舒適度將大幅度降低。
2、兩棟建筑面積相近的樓盤,公攤系數越高的話,公攤面積就越大,相對的套內建筑面積就會有所減小,購房者后期能夠使用到的面積就會變得更小,居住舒適度就會比較差了。因而,購房時要注意公攤面積,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。
3、要是房屋的公攤面積比較大,那么其購買價值就會更低。如兩套類似的住房,建筑面積是100㎡,總價是要300萬,但公攤系數不同,一個為10%,另一個為15%,這就可以得知,公攤系數小的,使用面積就越大,得到的實惠就越高。